如果我們能夠模擬情感會怎麼樣?
不是以假設的方式。不是從哲學的角度。但在現實的實體世界中,有董事會會議室、工作坊、團隊聚會、深夜截止期限和客戶互動。
如果我們最終能夠看到信任如何在團隊中流動會怎麼樣?
倦怠是如何在表面下形成的?
激勵如何在一個部門內傳播或不傳播?
這是商業物理實驗室的核心承諾。
我們在這裡將那些一直感覺混亂的事物變得有序起來:我們研究
商業中的情感。
從無形到有形:繪製情感動態
商業物理實驗室圍繞著 20 個核心原則建立,幫助我們在組織內顯現情感系統。
我們模擬:
- 動力增強或減弱的地方。
- 哪裡信任穩固,哪裡信任正在崩塌。
- 跨部門協作如何進展或停滯。
- 壓力如何在特定的角色、空間或時刻累積。
我們也使用合成代理(類似人類的員工、客戶或合作夥伴的模型)來測試模擬商業環境中的情感互動。
這些工具可以幫助領導者提前探索各種場景,就像風洞測試一樣。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測試的不是產品,而是文化。
在實驗室,我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
我們並不把情感視為某種柔軟的或抽象的東西。我們將其視為系統性的、可觀察的和可設計的,使用植根於商業發生的真實環境的物理啟發框架。
在我們的工作中,諸如以下的概念:
- 動力變成力量,成為推動人們前進的能量。
- 信任成為一種結構,一種將一切維繫在一起的完整性。
- 摩擦會導致失調,進而成為浪費精力和衝突的根源。
- 動力轉化為透過阻力而持續的進步。
- 同理心變成共鳴,即建立有意義連結的模式。
這些不是隱喻。這些是我們應用於會議、客戶旅程、團隊動態和組織策略的工作原則。
20條受物理學啟發的商業原則
1. 力量(動機)
表示影響行動和行為的驅動因素。
2. 精力(努力)
衡量為實現成果所耗費的資源。
3. 動力(進步)
代表持續一段時間內的表現。
4.摩擦(障礙)
象徵流程中的低效率或障礙。
5.平衡(穩定)
表示工作量和能力之間的平衡。
6.適應性(彈性)
反映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或需求的能力。
7.回饋迴路(自我調節)
捕捉系統如何透過迭代回饋進行改進。
8.優化(槓桿)
專注於以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成果。
9.分散式智能(協作)
代表人類和合成代理的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信任即穩定
強調信任對於維護系統可靠性的重要性。
11.波浪週期(行為模式)
反映性能或需求中重複出現的模式。
12.熵和更新(系統壽命)
表示系統退化並需要更新。
13. 對齊(共振)
確保目標和行動在各個系統之間同步。
14.速度(執行速度)
反映任務完成的速度。
15. 角色驅動的交互
合成代理體現了根據角色量身定制的不同角色。
16.認知負荷(努力平衡)
代表任務複雜性的管理。
17.冗餘(系統彈性)
確保備份系統可用以確保連續性。
18.偏見與道德(決策品質)
確保決策公平、公正且符合道德標準。
19.幹擾(意外後果)
表示因衝突的行動或低效率而造成的中斷。
20.湧現(複雜系統行為)
捕捉系統互動中產生的新模式或行為。
這些原則引導商業物理 AI 實驗室在各種商業情境中進行建模、決策和最佳化。
